蝇类是重要的卫生害虫之一,骚扰人畜并能通过体内外携带、传播多种病原。其种类繁多,生物学分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与人类关系密切属于住区蝇类,常见的在我国有四种,即花蝇科、蝇科、丽蝇科、麻蝇科。另有狂蝇科、皮蝇科是专性寄生蝇类,其生活史中幼虫阶段需在动物宿主体内完成,也可寄生在人体,是蝇蛆病的病原。
图3‐30 蝇
一、形态
苍蝇属于昆虫纲,双翅目。它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形态上的主要特征是:触角有三节,末节最大,其背面具有触角芒。触须不分节,全身有很多丛密的刚毛和细毛。
1、头部:近似球形。复眼大,两眼距离多以雄蝇较小,雌蝇较宽。头顶有3个排列三角形单眼。颜面中央有1对触角,分3节,第三节最长,其基部外侧有1根触角芒。
2、口器:大部分蝇类的口器为舐吸式。有基喙,中喙和1对唇瓣组成。吸血蝇类为刺吸式口器。
3、胸部:前胸、和后胸退化,中胸特别发达。中胸背板上的鬃毛,斑纹等特征是分类的根据。前翅一对,有6条纵脉,均不分支。第4条纵脉弯曲形状不一,为某些种属的分类依据。爪垫发达,密布粘毛,可携带多 种病原体。
图3‐31 成蝇结构
4、腹部:由10节组成,一般仅见5节,后5节演化为外生殖器,雌外生殖器常藏于腹部,产卵时伸出。雄外生殖器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二、生活史
蝇类属于全变态昆虫,其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卵:家蝇卵乳白色,香蕉形,长约1mm,卵的发育最低有效温度为8-10℃,需高湿,相对湿度低于90%时则死亡率高。自卵产出至幼虫孵化所需时间长短和温度有关,35℃使最短,仅需6-8小时,15-40℃之间均能孵化;低于8℃及高于42℃卵即死亡。
幼虫:共有三个龄期,1龄期只有1-3mm,2龄期3-5mm,3龄期5-13mm。幼虫期所需时间的长短与营养、温度、湿度有关,最低发育温度为7-8℃,最高温度为43℃,最适宜为35℃,此时幼虫期仅需3-3.5天。幼虫也需要高湿。1龄幼虫要求相对湿度可达92%,随着龄期的增长,对湿度的要求降低。3龄幼虫发育成熟后即停止进食,进入前蛹期,此时它喜欢在较低的温度(<15‐20℃)和低湿的地方,对氨和鲜粪也没有趋向反应,而常常离开孳生场所钻到附近疏松的泥土或其他基质中去化蛹。
图3‐32 蝇类生活史
蛹:家蝇蛹是桶状,蛹壳为第3龄幼虫皮收缩而成,因此它差不多完全保存了三龄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蛹壳的颜色,按化蛹时间长短由淡变深,最后变成栗褐色。自化蛹至羽化所需时间在温度35-40℃相对湿度90%只需3-4天,45℃或低于12℃则停止发育。
成蝇:成蝇期是蝇类的繁殖期,也是一生中最活跃时期,给人造成的危害也产生在这一时期。成蝇从蛹羽化出来后约1.5小时,两翅能展动。在27℃左右,羽化后2-24小时的成蝇开始活动与取食,成蝇寿命(家蝇)一般30-60天。在越冬状态下可达半年。
三、食性
蝇类按口器类型可分为3类,即:不食性蝇类,其口器退化,成蝇全靠幼虫时储存的营养,这种蝇类在羽化后即可交配,产卵后即死亡;吸血式蝇类,其口器为刺吸型,以取食动物和人的血液为主,雌、雄均吸血,因而对传播人畜疾病起重要作用;舐吸式蝇类,口器为吸吮型,只能吸吮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这一类种类很多,与人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蝇类按其喜嗜食物的种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不食性。胃蝇科与狂蝇科的成蝇,其口器退化;②蜜食性。成蝇食花蜜和植物汁液,很多非病媒性蝇类是蜜食性的,如拟蜂蝇以及花蝇科的不少种均属此类;③粪食性。麻蝇科与丽蝇科的各蝇种,差不多全属此类,其雌性成蝇常群居于厕所、粪池周围,人畜粪便为其所嗜,成为携带病原的主要蝇种;④尸食性。粪食性的蝇类同时也是尸食性的蝇类。其中尤以臭鱼对此类蝇的引诱力很强,如丽蝇属即绿蝇属的某些蝇种;⑤血食性。血食性的蝇类主要是指具有刺吸型口器的蝇种,如厩螯蝇,主要吸食家畜动物的血液;⑥杂食性。蝇科和花蝇科的部分蝇种均属此类,其成蝇的取食习性非常广泛,人及畜的排泄物、分泌物,人类的食物,厨房的厨余垃圾,蔬菜、水果、甜食点心等均为其所嗜。此类蝇经常出入于厕所、粪池、垃圾堆、厨房、食堂、餐厅、水果摊、副食店、农贸市场等场所,因此对人类危害很大。
四、栖息习性
1、苍蝇主要是白天活动的昆虫,有趋光性,夜间则静止栖息。家蝇的活动受温度影响很大,在4‐7℃时仅能爬行,在10‐15℃时能爬动和起飞,但不能取食、交配、产卵,20℃以上活跃,30‐35℃最活跃,35‐40℃由于过热反而静止,致死温度为45‐47℃。
2、苍蝇在温暖季节里,白天通常在室外或门户开放的菜市场,食品加工厂,小饭店等处活动。若气温升到30℃以上时则喜欢停留在较阴凉的地方,秋凉后则大量侵入室内。温暖夜晚则栖息在室外的树枝、树叶、电线、篱笆、栏杆等地,室内则常在天花板、电灯线、窗框等处栖息。
3、苍蝇善于飞翔,一小时内可以飞6‐8公里,但通常情况下,它主要在栖息地附近觅食,常以孳生地为中心的100‐200米的半径的范围内活动。蝇类的扩散和迁移受气象因素风向、风速、食物、孳生物质的气味等因素的影响,可以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除此之外,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携带常是苍蝇被动迁移的因素。
4、孳生物质
孳生物质是蝇类孳生的基本条件,孳生物质不完全等于蝇类幼虫的食物,它常见食物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也是蝇类幼期(卵、幼虫、蛹)的一个栖息环境,孳生物质存在的场所。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如食物残渣、排泄物、分泌物、生产下脚料、动物尸体等。孳生物质氛围五大类:
人粪类:包括粪缸、厕所、人粪堆肥、地表人粪、绿化施肥等。是多种蝇的主要孽生物。如大头金蝇、巨尾阿丽蝇、绿蝇、麻蝇等。
畜粪类:有牛、猪、马、鸡鸭、羊、狗猫等的粪便。是家蝇的重要孽生物,另外还有厩腐蝇、巨尾阿丽蝇等
腐败动物质类:动物尸体、贝类、甲壳类、昆虫尸体、蛋品、腌腊肉品等。是绿蝇、麻蝇、家蝇、巨尾阿丽蝇、黑蝇等的孽生物。
腐败植物质类:腐败蔬菜、瓜果、饲料、酒槽、酱喳、酱及酱制品、豆渣及腌菜缸等。是家蝇、,麻蝇、元厕蝇等的孽生物。
垃圾类:垃圾箱(桶)、垃圾通道、增圾中转站、填埋场、堆积及分散垃圾、暗沟及明沟的污泥、泔水缸等。主要是家蝇、绿蝇的孽生物,也是麻蝇、大头金蝇、巨尾阿丽蝇、黑蝇、市蝇等的孽生物。
五、常见的蝇种及其特征:
1、家蝇:分布于我国各地,为最常见种之一,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体型中等,全身灰褐色,体长5‐8mm,复眼无毛,雄蝇两眼距离近,雌蝇眼距离远。中胸背板黄灰色,有四条黑色纵纹,几乎等长。腹部呈橙黄色,在基部两侧尤其明显,并具黑色纵条。
图3‐33 家蝇
2、市蝇:家蝇属成员,体型比家蝇略小,体色略浅,体长5‐6mm,复眼无毛,中胸背板有2条黑色纵条。腹板雄蝇大多呈黄色(少数棕色),雌蝇大多呈灰色,腹背正中有一条黑色纵纹。
图3‐34 市蝇
3、厩腐蝇:又称大家蝇,其体型比家蝇稍大,约6‐9mm,体色暗灰色,中胸背板有四条纵纹,中央两条连贯,明显,两旁两条中间断裂。腹部棕褐色,有斑纹。触角橙色,触角芒羽状,小盾片末端为红黄色。
图3‐35 厩腐蝇
4、大头金蝇:体型肥大,体长约8‐11mm,体呈青绿色金属光泽,复眼深红色,颊为橙色。雄眼合生,额如线,间额消失,复眼上部2/3为大型小眼面,下部1/3为小型小眼面,界线明显。腋瓣棕色。
图3‐36 大头金蝇
5、丝光绿蝇:体型中等,体长约,5-10mm,体呈金绿色金属光泽,颊部呈银白色,中胸背板上的鬓毛发达,排列成行。触角黑褐色,第三节约为第二节的三到四倍长,触角芒短,两侧有羽状分支。额宽,雌性额宽大于头宽的1/3,一侧额宽约为间额的1/2,堆性间额宽约为侧额宽的2倍;后中鬃3对,前缘基鳞黄色。腋瓣上无毛。
图3-37丝光绿蝇
6、棕尾别麻蝇:中型至大型种,体长约为7-11mm,最长可达13mm。体色灰褐,雄额宽约为头宽的1/6,颊部后方1/3-1/2长度内有白色毛。胸部有3条黑色纵纹,前胸侧板中央凹处有不特别密的黑色纤毛,有时仅1-2根,后背中鬓5-6个鬃位,腹部有暗色与浅色格子,色彩闪闪发。尾器棕褐色。
图3一38 棕尾别麻蝇
7、巨尾阿丽蝇:巨尾阿丽蝇又称格式丽蝇或青蝇,体型大,体长约8-12mm,青蓝色,覆薄的淡色粉被。中胸背板前中部有3条纵纹,正中一条较宽。腹音粗短,腹背面有深蓝色金属光泽。雄蝇膨腹端(雄外生殖器)特别巨大。翅较灰暗,第四纵脉强弯曲,与第三纵脉相距颇近。
图3‐39 巨尾阿丽蝇
8、瘤胫厕蝇:瘤胫厕蝇又称灰腹厕蝇,体型较小,雌蝇体长5‐7mm,体色灰黑色,无金属光泽。触角芒无毛,雄蝇腹部灰色,各背板有略呈倒T字形的暗色斑;雌蝇腹部暗灰色,无明显的斑纹,足细长。
图3‐40 瘤胫厕蝇
种类 |
体型 |
体色 |
鉴别要点 |
家蝇 |
体长5一8mm |
灰褐色 |
胸部背面有4条黑色纵纹;翅第四纵脉末端向上急弯成折角;腹部橙黄色,并具有黑色纵条 |
厩腐蝇 |
体型较大 |
灰褐色 |
胸背有两条黑色纵纹,其两侧有四块黑斑,小盾片端部呈黄棕色。第四纵脉向上微弯,触角芒为长羽状,分枝到顶 |
大头金蝇 |
大型种,体长 8-11mm |
有亮绿色金属光泽 |
复眼深红色,颊为杏黄或橙黄色,腋瓣棕色有毛 |
丝光绿蝇 |
中型种 |
呈绿色金属光泽 |
中胸背板上的鬃毛发达,后中鬃3对,腋瓣上无毛,前缘基鳞黄色,后胸腹板有纤毛 |
棕尾别麻蝇 |
中至大型种 |
灰褐色 |
雄额宽约为头宽的1/6,颊部后方1/3‐1/2长度内为白色毛。前胸侧板中央凹陷处有不是特别密的黑色纤毛,有时仅1‐2根,后背中鬃5个鬃位,尾器棕褐色 |
市蝇 |
体型比家蝇 稍小5一6mm |
比家蝇颜色略淡 |
其复眼亦无毛,中胸盾片仅2条黑色纵纹,前胸侧板中央凹陷处无纤毛,腋瓣上肋无前后刚毛簇,第一腹板无纤毛,下侧片在后气门前下方有纤毛,且较家蝇发达 |
巨尾阿丽蝇 |
体型大,身长 可达12mm |
青蓝色,覆薄的淡色粉被 |
下腋瓣上有长细毛,胸部暗青灰色,中胸背板前部中央有3条黑色纵纹,中央的1条较宽,腹部背面有深蓝色金属光泽,雄性尾器特别巨大 |
瘤胫厕蝇 |
瘤胫厕蝇 |
灰色,无金属光泽 |
触角芒无毛,第四纵脉近似直线无弯曲,第六纵脉短,第七纵脉弯于第六纵脉前。雄蝇中足胫节内侧有一明显结节。雌性中足无瘤状隆起,腹部暗灰色,无明显斑纹 |
六、防治方法 表3‐4 8种常见成蝇识别要点
1、化学防治
很多种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均可用于蝇类的防治,如三氯杀虫酯、倍硫磷、杀螟松、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敌百虫、杀螟松、恶虫威等;一些生长激素类合成药剂也被开发用于蝇类的防治或对蝇类有效,如氟虫脲、灭幼宝等。可以将药剂喷洒或者涂抹的方式施用在苍蝇经常停落的表面,触杀或胃毒的方式灭蝇。
滞留喷洒:选用菊酯类及喷洒处理苍蝇常停靠的门窗周围、离地面2m以上的天花板、及悬挂绳索表面等。或室外避免高温直射的墙面、垃圾表面等苍蝇经常停留的地方。
空间喷洒:选用列喜镇超低容量喷洒或者喷雾罐处理室内区域。 灭蝇颗粒:有效成分为吡虫啉及其它,本身有引诱成分。
灭蝇蛆药:飞彪缓释剂,有效成分为5%倍硫磷,可投撒至苍蝇幼虫孳生物中。
蝇香:属于热烟雾剂,利用燃烧生热,使药物挥散到空间达到触杀成蝇的作用,是室内常用的高效灭蝇方法,该类型药物对人虽然低毒,但长期使用对人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危害。
2、物理防治
粘蝇纸、粘蝇条、蝇拍、捕蝇笼、粘捕式捕蝇灯、电击式捕蝇灯可有效的捕杀成蝇。 纱窗、胶帘、风幕机(风速不低于4米/秒)可以将成蝇有效的阻挡在外。 紧土灭蛹,水淹灭蛆,闷杀灭蛆。 3、环境整治
清除有机垃圾、人畜粪、食品垃圾、腐败的垃圾,避免吸引和成为蝇类孳生地。 垃圾日产日清、装袋封口,垃圾房每天清洗、房门正常关闭。 加强宣传管理,对生活垃圾及孳生地的管理。
灭蝇蛆药:飞彪缓释剂,有效成分为5%倍硫磷,可投撒至苍蝇幼虫孳生物中。
蝇香:属于热烟雾剂,利用燃烧生热,使药物挥散到空间达到触杀成蝇的作用,是室内常用的高效灭蝇方法,该类型药物对人虽然低毒,但长期使用对人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危害。
2、物理防治
粘蝇纸、粘蝇条、蝇拍、捕蝇笼、粘捕式捕蝇灯、电击式捕蝇灯可有效的捕杀成蝇。 纱窗、胶帘、风幕机(风速不低于4米/秒)可以将成蝇有效的阻挡在外。 紧土灭蛹,水淹灭蛆,闷杀灭蛆。
3、环境整治
清除有机垃圾、人畜粪、食品垃圾、腐败的垃圾,避免吸引和成为蝇类孳生地。 垃圾日产日清、装袋封口,垃圾房每天清洗、房门正常关闭。 加强宣传管理,对生活垃圾及孳生地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