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地处热带,受赤道低气压影响多雨且潮湿。而相比其他同纬度同气候的国家和地区,新加坡在防蚊和控制登革热上十分成功。小拜通过新加坡环境署(nationalenvironment agency),了解到新加坡的登革热防制体系。政府、企业与民众个人在对登革热的防制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小拜将这些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政府方面:
1、在网站上以数据的形式展示每日新增病例数,用真实的数字让国民直接感受病情严重程度。每日新增病例和每周病例统计以表格数据展示,及时更新实时情况;不同年份对应星期的病例数以折线图形式展示,可以直观看到每年病情的变化趋势。
(图中用不同颜色的折线代表从2014—2018五个年度的病例数,横坐标代表每年的51个周,可以直观的对比看出每年某个时节发病情况)
2、以地图形式展示每个街区的半个月以来的病例感染情况,点开每个街区还可以看到该地具体的病例数。在街区上以红、黄、绿三种颜色代表不同的严重程度,红色代表此街区超过10个病例,靠近应重点防范;黄色代表此街区少于10个病例,需要个人防护;绿色代表此街区近期无病例,可放松警惕。
(图中展示新加坡全国的病例情况,粉色区域为病例数较多的街区)
(图为一个挂红色预警的街区实拍)
3、政府对住户进行检查,个人住户若被检查发现有可能变成蚊子滋生地的积水暴露,将被罚款200新加坡币,并引导居民在住处使用防蚊剂以杀死蚊虫。在登革热疫情严重的位置,政府更会加大检查力度。
4、从2017年起,新加坡环境署与卫生部联合,每季度汇总出一份登革热季度报告,时间段内总病例数、死亡人数(包括年龄、生活街区、是否为疾病活跃区等信息)、血清型(DEN1—4)、该季度与上一季度染病街区数和蚊子繁殖地数量的对比、该季度中蚊子繁殖地数量最多的5个室内场所和5个公众场所等信息都会被展示出给公众。
企业方面:
1、建筑工地暴露在室外、经常有污水堆积,也是登革热易传播的区域,新加坡环境署对建筑行业进行严格要求,在网站上会公布违反要求的承建商及勒令整改的期限,给企业以震慑,从环境改善阶段进行有效控制。
2、若企业在环境方面不能达到标准,也面临着被罚款的危险。环境署也敦促建筑公司教育和保护工人免受登革热的侵袭,鼓励其采取良好的环境管理措施,如清除食物来源,并开展日常虫害控制。
3、明确每周要重点检查下列地方蚊虫孳生情况:工地和办公室等未使用的容器及建筑废物;建筑材料、大帆布、设备和机械;地上的水坑;所有混凝土楼板上的水坑;储水桶、水箱和容器;散装废物容器;壕沟;安全隔离带;屋顶和水箱;处理厂等。
4、环境署还规定每周将杀虫剂或防蚊油涂到地面及上层的所有积水和含水容器上,雨后重复应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所有蚊子孳生地立即铲除,并用杀虫剂喷洒以灭蚊育种。在疫情发生处,还需要进行额外的空间喷洒处理。
个人方面:
1、若有相关登革热症状应立即就医。因登革热病毒有多种变异,对某一种血清型感染便产生了对该血清型的免疫力,但不能对抗其他的血清型,因此每个人可多次感染登革热。通过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可更好地对病情加以控制。
2、登革热的症状包括:
发热:体温迅速升至39摄氏度以上,持续2—7日
疼痛:严重的头痛并伴有后眼眶痛、关节和肌肉疼痛
皮疹:初见于掌心、脚底、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
恶心呕吐
易流鼻血或牙龈出血
皮肤脆弱容易擦伤
3、处理家庭及附近场所的积水也可应通过以下“五步防蚊法”来尽可能清理污水不为伊蚊繁殖提供场所:
4、根据“登革热预警系统”,按照环境署给出的预警对应方案执行相应防护措施。所有情况下都需要遵循“五步防蚊法”,而当所在街区有红色及黄色预警时还需要用防蚊剂并穿长袖衣裤进行个人防护,同时要对家中的隐蔽角落用相关防蚊药剂。